VIX恐慌指數飆升?掌握市場情緒,避險不慌!

“`html

嘿,各位朋友,最近打開電視、滑滑手機,是不是覺得新聞標題都像在玩心跳加速的遊戲?什麼「通膨又超預期」、「聯準會鷹派發言」、「股市震盪」… 唉唷,這些字眼聽起來就讓人心驚膽顫,感覺錢包裡的鈔票都要隨著股市上上下下,跳起探戈了。這時候,你腦袋裡是不是也會閃過一個問號:「這市場到底在『恐慌』什麼?!」

你可能想說,我又不是金融專家,哪懂這些深奧的術語?別擔心,今天我就要來當你的「金融氣象主播」,帶你認識一個號稱能測量市場「恐慌程度」的神奇指標—— vix 指数。它就像市場的「情緒溫度計」,幫我們判斷現在是艷陽高照、微風徐徐,還是暴風雨即將來襲。了解它,就像多了一雙透視眼,讓你對市場的「心電圖」能看個明白,至少不會每次看到新聞就嚇到吃手手。

說到這個 vix 指数,它的全名有點長,叫做「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Cboe Volatility Index),是不是聽起來很繞口?沒關係,你只要記住它最響亮的外號:「恐慌指數」。這個名詞可不是隨便亂取的,因為它確實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市場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與潛在風險的預期。當市場情緒緊繃、大家覺得前景不明朗時,這個指數的數值往往就會往上飆,彷彿在告訴你:「嘿,小心點,前面可能路很顛簸!」

這個指數是怎麼來的呢?要回溯到上世紀八零年代末,有兩位教授,梅納赫姆·布倫納 (Menahem Brenner) 和丹·蓋萊 (Dan Galai),他們提出了用選擇權(或者我們常說的「期權」)來衡量市場波動率的想法。後來到了1993年,芝加哥期權交易所 (Cboe) 覺得這主意真不錯,就正式推出了這個實時計算的VIX指數。一開始它關注的是標準普爾100指數 (S&P 100) 的期權,但為了更全面反映美國大盤股市的脈動,到了2003年,它改成了以標準普爾500指數 (S&P 500) 的期權來計算。這項改變讓VIX指數更具代表性,也奠定了它今天在金融市場舉足輕重的地位。你可以想像,它就像一部高科技探測器,透過分析市場上大量期權交易的價格,來「嗅探」投資人對未來30天標準普爾500指數會不會「大起大落」的預期。所以,這個數值越高,就代表市場預期未來一個月波動會越劇烈,不管是往上還是往下,都可能「甩」得你七葷八素。

你可能會想,那這個 vix 指数是不是只要高,就代表股市要跌了、世界末日要來了?別急別急,這可是一個常見的迷思。VIX指數衡量的是「預期波動率」,也就是市場預期未來價格的波動幅度,而不是波動的方向。打個比方,就像你知道接下來的路會很崎嶇不平,但你不知道是上坡還是下坡,只知道坐車會晃得很厲害。所以,VIX指數高,可能意味著市場不確定性大增,投資人情緒緊張,但不必然代表熊市來臨,有時候市場也可能在高波動中反彈甚至上漲。不過,歷史經驗告訴我們,VIX指數跟股市(特別是標準普爾500指數)通常呈現一種「負相關」關係,這就好像股市是熱情的太陽,VIX就是怕光的吸血鬼,太陽(股市)越熱情,吸血鬼(VIX)就越躲起來;反之,當股市陰雲密布、跌跌不休時,VIX指數就容易「現身」並大幅飆升,這也是它被稱為「恐慌指數」的原因之一。像是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那段時間,VIX指數就曾經在10月24日盤中飆到史無前例的89.53,那真的是「恐慌」到最高點了!

既然 vix 指数這麼重要,我們能直接買賣它來避險或賺錢嗎?答案是「不能」。VIX指數本身是一個指標,就像溫度計上的刻度,你不能直接把溫度計的刻度買回家。但別灰心,聰明的金融市場總會為我們找到變通的方法。雖然不能直接交易VIX指數本身,但市場上可是有它的一堆「親戚」和「兄弟」可以讓我們運用呢!最常見的就是VIX指數期貨合約、VIX指數期權,還有各種以VIX期貨為基礎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和「交易所交易債券」(ETN)。這些衍生性金融商品,為投資人提供了一個間接參與VIX指數波動的管道。舉例來說,你可能聽過像「ProShares VIX指數短期交易所交易基金」(NYSE: VIXY) 或是「巴克萊銀行iPath標準普爾500 VIX指數短期期貨交易所交易債券」(NYSE: VXX) 這些產品,它們的價格走勢會緊密追蹤VIX期貨的變化。所以,如果你預期市場接下來會「很晃」,VIX指數會飆高,就可以考慮透過這些相關產品來「多空波動率」,也就是買入看漲的VIX相關產品;反之,如果你覺得市場會平靜無波,VIX指數會下降,也可以操作看空的產品。

那麼,除了單純地「賭」VIX漲跌,還有哪些高明的策略可以運用呢?資深的投資人可能會利用 vix 指数來做以下幾種操作:首先是「投資組合避險」。想像一下,你手上一堆股票,最近股市一直跌,心裡七上八下。這時候,你可以考慮買一些VIX相關的期貨或期權,因為它跟股市通常呈負相關嘛!當股市下跌時,你持有的VIX相關資產可能就會上漲,這樣一來一回,就像給你的股票投資組合買了個保險,能部分抵銷股市下跌帶來的損失。再來,就是專業的「多空波動率」交易,這是一種更純粹的玩法,完全不看股市漲跌,只看波動率。如果你覺得未來市場波動會變大,就做多VIX;反之則做空。這聽起來有點像玩「猜猜看未來有沒有龍捲風」的遊戲。另外,還有一種比較進階的策略,叫做「風險溢價收益率」。簡單來說,期權的隱含波動率(也就是VIX衡量的)通常會比實際發生的波動率來得高,投資人可以利用這個「溢價」現象來尋找套利機會。最後,是利用VIX期貨的「期限結構」進行交易。由於波動率有「均值回歸」的特性,也就是VIX指數不太可能一直處於極高或極低的狀態,它總會回歸到一個平均值附近,因此可以利用不同到期日的VIX期貨價差(日曆價差交易)來進行操作。當然,這些策略都比較複雜,需要深入了解市場機制和風險管理,不是一般投資人隨便就能玩的。這也是為什麼市場後來也推出了「迷你VIX期貨」,它的合約金額只有標準VIX期貨的十分之一,讓更多投資人可以更靈活地管理波動率風險。

說了這麼多 vix 指数的原理和應用,回頭看看我們當前的市場,VIX又在跟我們說些什麼呢?最近幾個月,全球股市表現就像坐雲霄飛車,忽上忽下,特別是美股,標準普爾500指數經歷了好幾次下跌,還出現了「假突破」的跡象,讓許多投資人摸不著頭緒。企業財報展望也多半是悲觀的,大家都在觀望,不敢輕舉妄動。這些現象,都跟宏觀經濟的大環境息息相關。像是通膨數據遲遲降不下來,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甚至還顯示通膨有加速跡象,這讓聯準會 (Fed) 在對抗通膨的路上更加堅定,他們的官員們一個個都像「鷹派」一樣,口氣強硬,暗示著接下來可能還要繼續升息。雖然最近的零售銷售數據看起來還不錯,消費者花錢花得挺開心,但別忘了,信用卡債務也悄悄地達到了歷史高點,而且拖欠率還在加速攀升,這就讓人不得不擔心,消費者還能「挺」多久?

在這樣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裡,VIX指數當然也沒閒著。雖然近期VIX的收盤數據,像最近一次觀察到的12.48 (+1.79%),跟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那動輒飆到89.53的歷史高點相比,顯得「溫和」許多,並沒有出現過往危機那種驚天動地的「突刺」。有分析師就說,這可能是因為很多機構投資者學乖了,提早進行「去風險化」操作,也就是在市場還沒真正「崩」之前,就先把風險部位降下來了。但也有技術分析派的專家認為,從VIX的走勢圖來看,它可能已經完成了底部形態,預示著接下來市場的波動性可能會加速上升,甚至可能導致股市出現一波調整。這就好像在預告,雖然現在風平浪靜,但未來天氣可能說變就變,大家還是要提高警覺。所以,無論VIX指數當下數值是高是低,它都是我們理解市場預期風險的重要指標,幫我們感受市場的「恐慌」或「樂觀」情緒。

總之,vix 指数作為一個「恐慌指數」,它不是萬能的水晶球,不能精準預測股市的漲跌方向,但它卻是市場情緒和預期波動率的一面鏡子。學會觀察它,就像多了一個幫你「把脈」的金融好友,讓你對市場的「心跳」能有更清晰的感受。當VIX指數高漲時,代表市場瀰漫著不確定性和緊張情緒,這時候投資人要特別小心,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別被「恐慌」沖昏頭;反之,當VIX指數處於低點時,市場可能過於樂觀,甚至潛藏著「暴風雨前的寧靜」,也需要保持一份警惕。

但話說在前頭,任何金融市場的交易,從股票、外匯、商品、期貨、債券、基金到加密貨幣,都伴隨著高度風險。別忘了,市場上總有風雨,投資不可能穩賺不賠,你可能損失部分,甚至全部的投資金額。特別是像加密貨幣這類商品,價格更是像坐雲霄飛車,極容易受到各種外部因素(金融政策、監管變化、政治事件等等)影響而劇烈波動。如果還牽扯到「保證金交易」,那更是把金融風險放大好幾倍。所以,在做任何投資決定前,請務必、務必、再務必充分了解所有潛在的風險與成本。好好思考自己的投資目標是什麼?你能承受多少損失?你對市場的了解程度夠嗎?必要時,尋求專業的金融顧問意見,絕對是明智之舉。市場上的數據,比如某個平台提供的即時價格,可能也不是百分之百即時或絕對精確的,它們可能來自市場做市商的報價,僅供參考,千萬別當作唯一的交易依據。記住,任何依賴這些資訊造成的損失,數據提供商都是不承擔責任的。最後還是要強調,了解 vix 指数的意義,不是讓你去盲目跟風操作,而是讓你對市場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從容。祝願各位朋友在投資路上,都能保持理性,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

More From Author

新手福音:秒懂永續合約、標準合約,玩賺加密貨幣!

Bybit安全嗎?老王帶你拆解加密貨幣交易所的風險與防詐術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