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英文不再霧煞煞?幣圈生存指南一次看懂!

嘿!各位親愛的讀者們,你們最近是不是也跟我一樣,常常被朋友、同事,甚至是在捷運上聽到「那個什麼幣」的聲音給震攝住?打開新聞,不是「比特幣 (Bitcoin) 又噴了」,就是「什麼幣又崩了」。每次聽這些「加密貨幣 (cryptocurrency)」的新聞,腦袋瓜是不是都擠滿了問號?感覺就像聽天書一樣,尤其是一堆英文專有名詞,更是讓人一個頭兩個大。

別擔心!今天我這個老寫手,就要來把這堆複雜的「加密貨幣英文」詞彙、還有它背後的神祕世界,用最生活化、最輕鬆的方式,幫大家拆解一番,保證聽完你不再是幣圈小白,甚至還能跟朋友炫耀幾句呢!

揭開加密貨幣的神秘面紗:不只比特幣,更是場技術革命

大家常常聽到「比特幣」,就好像它是加密貨幣的全部,但這就像你只知道林志玲,卻不知道模特兒圈還有其他美女一樣,有點可惜!其實,加密貨幣是一個大家族,而它之所以特別,關鍵就在於它跟我們熟悉的鈔票、銅板完全不一樣。傳統貨幣有個「中央銀行」在管,想發多少就發多少,有點像學校老師說了算;但加密貨幣呢?它可是「去中心化 (decentralization)」的,也就是沒有一個老闆或機關能說了算,它靠的是一套叫做「區塊鏈 (blockchain)」的技術。

你可以把區塊鏈想像成一本超大的、全球公開的記帳本。每一筆交易,都會被打包成一個個「區塊 (block)」,然後像火車車廂一樣,一節一節地連起來,形成一條長長的「鏈 (chain)」。這本帳本厲害的地方在於,一旦寫上去的紀錄,就再也無法被竄改,因為它分散在全世界成千上萬台電腦裡,想改就得同時改掉所有電腦的紀錄,這難度幾乎是零,是不是很透明又防偽?這技術概念最早是「中本聰 (Satoshi Nakamoto)」這位神祕人物在2008年提出的《比特幣白皮書 (Bitcoin Whitepaper)》裡,2009年就催生了比特幣這個老大哥。

除了比特幣,家族裡還有個叫「以太坊 (Ethereum)」的小弟,雖然晚出生幾年(2015年),但它可不只是種加密貨幣(它的幣叫以太幣 (Ether)),更是一個區塊鏈平台。它厲害在可以跑「智能合約 (smart contract)」,想像成一套自動執行的合約,滿足條件就自動生效,省去人為干預和信任問題。還有一些像「萊特幣 (Litecoin)」、「瑞波幣 (Ripple)」等等,這些除了比特幣以外的加密貨幣,我們統稱它們為「山寨幣 (altcoin)」或「競爭幣 (competitor coin)」,別誤會,這可不是罵它們山寨,而是指它們是後來跟進的,而且數量可是多到讓你瞠目結舌,截至2018年5月,就已經有超過1,800種加密貨幣標準了呢!你看,光是2017年2月到4月短短幾個月,山寨幣的總市值佔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比例就從15%飆升到快40%,可見這塊市場有多熱鬧。

走進幣圈大觀園:從「挖礦」到「抽地毯」的市場黑話

說到加密貨幣的世界,就像走進一個全新的國度,有它自己的一套語言和行為模式。你可能會聽到人家說「挖礦 (mining)」,這可不是拿鏟子去挖黃金,而是指透過電腦強大的運算能力,去解開區塊鏈上的複雜數學題,成功解出來就能驗證交易、打包區塊,同時獲得新的加密貨幣作為獎勵。這就像是幫忙維護帳本的電腦拿到小費一樣。而為了確保這個帳本的安全,需要有一套「共識機制 (consensus mechanism)」,最早是「工作量證明 (Proof of Work, PoW)」,就像解數學題越難、算得越快,你證明的工作量就越大;後來為了省電、環保,出現了「權益證明 (Proof of Stake, PoS)」,這就像你持有越多幣、質押 (staking) 的時間越長,就能有更高的機會獲得獎勵,有點像是把錢存在銀行生利息。

在幣圈,你還會聽到「錢包 (wallet)」、「交易所 (exchange)」這些詞。錢包就是你存放加密貨幣的數位工具,分成「熱錢包 (hot wallet)」(連網的,方便交易)和「冷錢包 (cold wallet)」(離線的,比較安全,像個行動硬碟)。而交易所,就是買賣加密貨幣的線上平台,有點像股票券商。每次交易,都得透過「私鑰 (private key)」來簽名授權,像你的銀行卡密碼;而「公鑰 (public key)」則是你的收款地址,像你的銀行帳號。

但這個市場也是「風險與機遇並存」的舞台,充滿著刺激與挑戰。比如,如果市場上突然出現一個「鯨魚 (whale)」,也就是持有大量加密貨幣的大戶,他的買賣行為就能夠輕易地影響市場價格,讓價格「暴漲 (pump)」或「暴跌 (dump)」。還有些不良行為,像「推銷 (shilling)」,就是有些個人或組織在社群媒體上瘋狂推廣某種幣,目的就是吸引你買,然後他們好出貨套利。更糟糕的是「抽地毯 (rug pull)」,這是一種惡意的詐騙行為,項目方突然把投資人的資金從交易所提走,然後人間蒸發,導致投資人血本無歸,這真的是讓人欲哭無淚啊!所以,聽信「盲目追捧 (FOMO – Fear of Missing Out)」新幣,卻沒做足功課,那可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喔。

誰來管?全球對加密貨幣的態度兩樣情

加密貨幣在全球掀起浪潮,各國政府可沒閒著,他們對這股新興力量的態度,可說是五花八門,有的張開雙手歡迎,有的則是嚴陣以待,甚至直接說不!這背後牽扯到的,不只是金融穩定,還有洗錢防制、稅收,甚至國家主權的問題,簡直是場全球性的「監管 (regulation)」大戲。

先看看那些「嚴加看管」的國家吧。像巴基斯坦,2022年1月就直接宣佈禁止所有加密貨幣的使用,一刀切!印度呢,雖然沒有完全禁止,但從2022年2月開始,對虛擬資產交易可是課徵高達30%的重稅,想透過加密貨幣賺錢,先得被政府扒一層皮。中國更是全面防堵比特幣挖礦,顯然是不歡迎這些「不聽話」的數位貨幣。

但也有國家選擇「擁抱」或「尋求共存」。美國,這個金融大國,它的監管單位像「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 CFTC)」就在協調,討論怎麼分工管理加密貨幣。這也看出美國對待這新興產業的態度是務實的,像是紐約梅隆銀行 (BNY Mellon) 在2022年10月就開始提供加密貨幣業務了,連奢侈品跑車品牌法拉利 (Ferrari) 在2023年10月也在美國開始接受加密貨幣付款,還計畫擴展到歐洲,這顯示傳統金融和商業巨頭也開始佈局。甚至連美國總統特朗普 (Donald Trump) 也曾公開表示,未來將對加密貨幣採取重大行動,甚至在2025年3月將主持白宮首次加密貨幣峰會,還說XRP、Solana、Cardano這些幣種將納入美國加密貨幣儲備,這話一出,肯定讓幣圈又是一陣騷動!歐盟也在2022年6月達成共識,要求加密貨幣公司必須收集並保留交易者的身份資訊,目的就是為了反洗錢。

另外,俄羅斯則是在2024年允許在對外貿易中使用加密貨幣,並將加密貨幣開採合法化,俄羅斯公司已經開始用比特幣等數位貨幣進行國際支付,這代表他們看到了加密貨幣在國際貿易中的潛力。甚至有些小國家,像多米尼克 (Dominica) 在2022年10月宣佈將推出「多米尼克幣 (Dominica Coin, DMC)」並賦予其「法定地位 (legal tender)」,這簡直是把加密貨幣當成國家貨幣來用,非常大膽!

不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就比較保守了,他們在2023年2月制定了九點行動計畫,明確強調不授予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官方或法定貨幣地位,這就像是在說:「大家玩歸玩,但別把它當正宮,要維護貨幣主權和穩定!」這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真是把各國政府對加密貨幣的矛盾心態展露無遺。儘管如此,美國司法部也指出,加密貨幣犯罪在過去四年中顯著增長,這也提醒了我們,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時,不法分子也可能利用監管空窗興風作浪。

從「柯林斯字典」到法拉利:加密貨幣如何滲透我們的世界?

你可能會想,這些加密貨幣、區塊鏈,是不是只是科技宅男、工程師、或是有錢人在玩的高級玩具?其實不然!它已經悄悄地,甚至是大張旗鼓地走進我們的生活。

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它的「出圈」能力。2021年,《柯林斯字典 (Collins Dictionary)》竟然把「加密貨幣 (Crypto)」這個詞列為年度熱詞的入圍名單,這表示什麼?表示它不再是小眾圈子的黑話,連普羅大眾都開始認識它、討論它了!這就像當年網路、智慧手機剛興起時一樣,從專業術語變成了日常用語,這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市場趨勢與社會普及。

而從經濟數據來看,加密貨幣市場的規模與多樣性更是讓人驚嘆。除了前面提到的超過1,800種標準,以及山寨幣市場佔比的快速增長,許多傳統金融機構和知名企業也開始涉足。紐約梅隆銀行提供加密貨幣業務,法拉利接受加密貨幣付款,這些不再是小打小鬧,而是全球性企業對這項新興資產類別的認可。

當然,這個市場的波動性也是出了名的。別看它漲的時候歡聲雷動,跌起來也是讓人心驚膽跳。還記得2025年4月7日那場大暴跌嗎?比特幣跌幅超過10%,以太坊、XRP、狗狗幣 (Dogecoin)、Solana 等其他幣種跌幅更大,簡直是腥風血雨。這就提醒我們,加密貨幣市場雖然充滿了機會,但也伴隨著極高的風險,價格可以一日之間上天堂,也可以瞬間下地獄。

最後,還有一些新興幣種像 OpenAI (開源人工智慧) 執行長山姆·奧特曼 (Sam Altman) 於2023年7月啟動並全球推廣的「世界幣 (Worldcoin)」,這顯示加密貨幣的創新腳步從未停歇,它與人工智慧等最前沿的科技結合,正在探索更多未來的可能性。甚至有些國家政府也在嘗試發行自己的區塊鏈數位貨幣,像塞內加爾共和國政府發行的「eCFA」,以及多米尼克預計推出的「多米尼克幣 (DMC)」,這些都說明了加密貨幣技術的應用,已經從民間蔓延到國家層級。

給你的真心建議:看懂「加密貨幣英文」,更要看懂風險!

好啦,講了這麼多「加密貨幣英文」的背景、市場、和監管現況,你是不是對這個領域有更清楚的輪廓了呢?簡而言之,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絕對是21世紀金融科技 (FinTech) 的一場重要革命。它有著去中心化的理想、防竄改的特性,以及無限的應用潛力,從金融、供應鏈管理、遊戲、慈善,甚至到去中心化電腦程式 (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 DApp) 和去中心化自主組織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DAO),它的可能性正在被不斷挖掘。

然而,就像任何一項新興事物,它的發展過程註定充滿顛簸。市場的劇烈波動、各國政府監管態度不一,以及不肖份子的詐騙行為,都是這個領域的顯著特徵。對於我們一般投資人來說,理解這些「加密貨幣英文」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在洶湧的市場浪潮中保護自己。

⚠️ 真心建議你,如果想要涉足加密貨幣投資,請務必記住以下幾點:

  1. 做好功課,別盲目跟風! 市場上充斥著各種「暴富神話」,但更多的是「傾家蕩產」的悲劇。每個加密貨幣背後的技術、應用場景、團隊背景,都值得你花時間去研究。別聽信所謂的「內線消息」,更不要「盲目追捧」網紅推銷的幣種。
  2. 理解風險,量力而為! 加密貨幣的價格波動遠比股票、房地產大得多,它沒有漲跌幅限制。投入的資金,應該是你即使全部虧損也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的閒置資金。若資金流動性不高,或是你對風險的承受能力有限,建議先好好評估,不要貿然進場。
  3. 選擇合規平台,謹防詐騙! 選擇信譽良好、受監管的交易所進行交易,並妥善保管你的私鑰。警惕那些承諾「高額固定收益」的平台或項目,那往往是「龐氏騙局 (Ponzi scheme)」的套路。

總之,加密貨幣的世界充滿機會,但也暗藏危機。學會看懂這些「加密貨幣英文」的術語,只是讓你有了進入這個世界的門票;而學會如何識別風險、理性投資,才是你在這個新金融世界裡生存下去的硬道理!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讓你對加密貨幣不再一頭霧水,而是多了一份理解與從容。記得,理性思考,永遠是你最好的投資策略!

More From Author

別再被騙!揭秘「歐易詐騙」真相,守護你的加密貨幣!

隨機漫步理論:股價是喝醉酒?破解投資迷思!

發佈留言